
围产期奶牛因能量摄入减少而需求增加,导致奶牛处于能量负平衡状态,能量负平衡的奶牛表现低糖血症、脂肪动员、肝脂沉积增加和酮体生成增多,使奶牛泌乳早期易发生酮病和脂肪肝,并降低奶牛繁殖性能[1],给奶业生产带来很大损失。正常情况下,奶牛能够自身在体内合成胆碱维持机体需要,但是高产奶牛尤其是在泌乳早期和高峰期,常常表现能量负平衡。此时,机体需要从体脂动用大量游离脂肪酸,通过肝脏合成脂蛋白,从而使泌乳初期奶牛体内肝脏总脂和甘油三酯含量明显增加,若此时奶牛体内脂蛋白含量不足,会使奶牛发生不同程度的肝脂肪浸润,造成奶牛围产期疾病的发生。而胆碱是脂蛋白合成的重要底物之一,因此泌乳初期奶牛对胆碱有较高的需求,这时仅仅依靠体内合成的胆碱量是不能满足高产奶牛的需要,需要外源添加。